原子核物理评论2020年第03期
-
第七届“胡济民教育科学奖”获奖名单
-
前言
徐煳珊
-
重离子碰撞中同位旋自由度输运和对称能约束
肖志刚
-
阈效应和奇特强子态信号(英文)
赵强
-
天体物理、引力波及重离子碰撞中的物质(英文)
Anton Motornenko Matthias Hanauske Lukas Weih Jan Steinheimer Horst St?cker
-
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JUNA)地面实验进展
柳卫平 李志宏 何建军 唐晓东 连钢 郭冰 苏俊 李云居 崔保群 孙良亭 武启 安竹 谌阳平 陈治钧 杜先超 符长波 甘林 贺国珠 Alexander Heger 侯素青 黄翰雄 黄宁 江历阳 Shigeru Kubono 李荐民 李阔昂 李涛 MariaLugaro 罗小兵 马少波 韩治宇 李鑫悦 马田丽 梅东明 南威克 南巍 陈晨 张昊 张龙 曹富强 钱永忠 秦久昌 任杰 谭万鹏 Isao Tanihata 王鹏 王硕 王友宝 许世伟 颜胜权 曾志 于祥庆 岳骞 曾晟 张环宇1 张辉 杨丽桃 张立勇 张宁涛 张奇玮 张涛 方晓 张笑鹏 张雪珍 陈云华 祁宁春 吴世勇 郭绪元 周济芳 何胜明 宁金华 岳剑锋
-
丰中子Zn核素奇特核结构讨论和展望
王姝婧 白世伟 杨晓菲
-
HIRFL-CSR上等时性质量测量进展
邓涵宇 王猛 张玉虎 付超义 周旭 孙铭泽 邢元明 张敏
-
核数据研究及应用的进展与展望
葛智刚 陈永静
-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的软探针和硬探针(英文)
秦广友
-
强相互作用系统的对称性及其破缺
刘玉鑫
-
中国先进研究堆中子科学平台发展现状及展望
李天富 武梅梅 焦学胜 孙凯 陈东风
-
利用超强激光进行深度狄拉克态的可行性研究(英文)
符长波 张笑鹏 戴德昌
-
原子核Gamow-Teller共振和β衰变寿命的超越平均场描述
牛一斐
-
高能核物理实验国际合作研究近期代表性成果
张晓明 周代翠
-
三角奇点与XYZ类粲偶素结构(英文)
郭奉坤
-
强磁场与涡旋场中的夸克胶子物质
黄旭光
-
利用直接核反应研究轻丰中子核的奇特结构
李根 谭智威 楼建玲 蒋颖 叶沿林
-
不稳定原子核β衰变强度的实验测量方法
张寂潮 孙保华
-
一些近期发现的同核异能态的壳模型解释(英文)
袁岑溪 刘梦兰 葛育霖
-
缺中子Np新核素的α衰变研究
张志远 甘再国 杨华彬 马龙 黄明辉 杨春莉 张明明
-
托卡马克高约束模边缘等离子体不稳定性研究
钟武律 段旭如
-
通过基矢光前量子化方法研究K介子
付开宇 赵恒飞 蓝江山 赵行波
-
基于相对论Hartree-Fock理论的原子核壳结构性质研究
刘佳 李佳杰 耿晶 龙文辉
-
sd壳层极丰质子核的β延迟衰变谱学
林承键 徐新星 孙立杰 贾会明 杨磊 王东玺 马南茹 杨峰 钟福鹏 潘敏 温培威 姚永进 钟善豪 骆天鹏 RIBLL合作组
-
山东大学(威海)开展的核物理研究
王守宇 亓斌 王硕 高建华 刘晨 张乃波 韩星池
-
基于壳模型对力加四极力研究sd和pf壳偶偶原子核(英文)
贺冶秋 傅冠健
-
适用于配对近似计算的集体对凝聚组态变分方法
覃珍珍 雷杨
-
随机相互作用下基态零自旋几率的两体矩阵元相关性
沈佳杰
-
~(130)Ba中的集体运动
郭松 周厚兵 Petrache C.M 强赟华
-
N=127同中子素~(219)U和~(216)Ac的α衰变研究
张明明 甘再国 张志远 杨华彬 黄明辉 马龙 杨春莉
-
~(101)Pd的能级结构研究以及与其邻近核素的系统性对比(英文)
Aman Rohilla 李广顺 王建国 柳敏良 周小红 郭松 强赟华 丁兵 侯东升 黄山
-
丰中子核~(63,65,67)Mn的在束γ谱学研究
卢洪洋 刘小雨 丁兵 刘忠
-
利用改进的Gamow-like模型研究原子核的α衰变和质子放射性
程俊皓 陈玖龙 邓军刚 李小华
-
双幻核~(16)O附近核素~(14)C,~(14,15)N,~(14
姜俊基 金蕊 王韩奎
-
~(248)Cf中K~π=2~-带的研究(英文)
邱远 孙扬 高早春
-
复动量表象方法对奇特核中晕现象的研究
戴华名 曹雪能 刘泉 郭建友
-
AMD中Gogny核子-核子相互作用势对原子核基态性质的影响
王金成 张苏雅拉吐 黄美容 Roy Wada 郑华 王德鑫 宋娜 唐鑫 立立
-
基于耦合道Gamow壳模型计算~(17)O和~(17)F的能谱以及~
Nicolas Michel
-
光学势灵敏区域的能量相依性研究(英文)
杨磊 林承键 贾会明 王东玺 杨峰 钟福鹏 钟善豪 马南茹 温培威
-
重核的断前粒子发射与鞍点后摩擦的探测
王宁 叶巍
-
应用光核反应计算μ原子中的核极化效应
计晨
-
放射性核素寿命计算方法的模拟研究
曾奇 王宁 王猛 张玉虎 涂小林 徐星 陈瑞九 陈相成 付超义 刘君豪 李宏福 司敏 帅鹏 孙铭泽 邢元明 颜鑫亮 赵剑锟 周旭 周小红
-
利用GEANT4研究轻带电粒子诱发反应出射中子双微分产额
张鑫 陈志强 刘丙岩 韩瑞 田国玉 石福栋 孙慧
-
对能对弹核碎裂反应截面的影响
程锦霞 张东海 李俊生
-
特洛伊木马方法及其应用最新进展
李成波 文群刚
-
用于核天体物理实验的活性靶时间投影室
张志超 张宁涛 鲁辰桂 蒲天磊 张金龙 陈涵 段利敏 高丙水 李阔昂 李宇田 千奕 茹龙辉 唐晓东 王新雨 徐晓栋 赵红赟 蔡紫葳 姬彬斐 李奇特 许金艳 林炜平
-
s-/r-过程及0νββ能区锗同位素链中子俘获截面高精度测量方案
安振东 郭琛琛
-
自旋与手征动力学的输运模拟研究
徐骏
-
(S_(NN))~1/2=5~12 GeV能区~(197)Au+~(
李鹏程 王永佳 李庆峰 张鸿飞
-
RHIC-STAR重离子碰撞实验中可鉴别粒子的集体流研究
施梳苏
-
利用格点量子色动力学研究手征平滑过渡温度和手征相变温度(英文)
李胜泰 丁亨通
-
理想磁流体力学中的相对论性Kelvin圈积分定理(英文)
王健飞 浦实
-
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上重味衰变电子的测量数据中粲和底成分的分离(英文)
司凡 陈小龙 张生辉 张一飞
-
动力学部分子模型在核子和冷核物质中的应用(英文)
王荣
-
τ轻子衰变及其应用(英文)
戴连荣
-
PNJL模型下手征相变的临界指数(英文)
高雪艳 贺伟博 邵国运
-
Polyakov-loop拓展的夸克介子模型中的Roberge-We
张啟玥 张昭
-
深度学习在核物理中的应用
庞龙刚 周凯 王新年
-
中国极化电子离子对撞机探测器设计
祁康辉 梁羽铁 王荣 谢亚平 杨智 赵宇翔
-
ALICE实验内径迹系统探测器升级
张彪 张李昂 邓文静 刘军 张文靖 柳东海 谭亚蕾 王亚平 孙向明 殷中宝 周代翠 黄光明 许怒
-
HIRFL-CSR外靶装置上的放射性束实验数据分析方法研究(英文)
孙亚洲 赵亦轩 金树亚 王世陶 孙志宇 章学恒 闫铎 唐述文 马朋 余玉洪 岳珂 段利敏 杨贺润 鲁辰桂 方芳 苏弘
-
基于SiPM读出的塑料闪烁体探测器时间性能研究
周冰倩 章学恒 方芳 闫铎 唐述文 余玉洪 王世陶 张永杰 刘相满 赵亦轩 金树亚 刘忠 孙志宇
-
基于SiPM双端读出的γ射线探测器研究
刘相满 唐述文 刘伍丰 孙志宇 余玉洪 王伟 陈若富 陈俊岭 张永杰 方芳 闫铎 王世陶 章学恒 陆建伟 周冰倩
-
CEE-TPC中GEM读出探测器传输性能实验研究
魏向伦 鲁辰桂 张俊伟 马朋 杨贺润 邱天力 李蒙 胡荣江 段利敏
-
Gamma全吸收型BaF_2探测装置中子屏蔽体与吸收体的研究
张奇玮 栾广源 贺国珠 程品晶 阮锡超 朱兴华
-
TMSR白光中子源本底屏蔽设计
王小鹤 胡继峰 刘龙祥 王宏伟 蔡翔舟 陈金根 王纳秀 姜炳 郭子安 韩建龙
-
小型加速器质谱系统研制及分析技术研究
何明 包轶文 苏胜勇 游曲波 李康宁 赵庆章 庞仪俊 胡畔 张文慧 龚杰 何洪钰 胡跃明
-
用多元统计分析研究黄冶窑白瓷的原料特征
赵维娟 高田 王东艳 孙新民 郭木森 张斌
-
高保真物理-热工耦合计算方法研究及应用
刘宙宇 曹良志
-
低温硫化制备ZnS薄膜的物理性质研究
杨光 张仁刚 陈书真 柯进林 曹兴忠 张鹏 于润升 王宝义
-
第十七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十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会议纪要